
关于钢构焊接环境的要求
在低温的环境下焊接不同钢种、厚度较厚的钢材时,为使加热与散热的速度按正比关系变化,避免散热速度过快,导致焊接的热影区产生金属组织硬化,形成焊接残余应力,在焊缝金属。熔合线交界边缘或受热区域内的母材金属处局部产生裂纹,在焊接前应按《钢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标准规定的温度进行预热和保证良好的焊接环境。
1、普通碳素结构钢厚度大于34毫米,低合金结构钢的厚度不小于30毫米,当工作地点温度不低于0℃时,均需在焊接坡口两侧各80至100毫米范围内进行预热,焊接预热温度及层间温度控制在100至150℃之间。
焊件经预热后可以达到以下的作用:
(1)、减缓焊接母材金属的冷却速度。
(2)、防止焊接区域的金属温度梯度突然变化。
(3)、降低残余应力,并减少构件的焊后变形。
(4)、消除焊接时产生气孔和熔合性飞溅物的产生。
(5)、有利于氢的逸出,防止氢在金属内部起破坏作用。
(6)、防止焊接加热过程中产生热裂纹,焊缝终止冷却时产生冷裂纹或延迟性冷裂纹以及再加热裂纹。
2、如果焊接操作地点温度低于0℃时,需要预热的温度应根据试验来确定,试验确定的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1)、焊接加热过程中在焊缝及热影响区域不发生热裂纹。
(2)、焊接完成冷却后,在焊接范围的焊缝金属及母材上不产生即时性冷裂纹和延迟性冷裂纹。
(3)、焊缝及热影响区的金属强度、塑性等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4)、在刚性固定的情况下进行焊接有较好的塑性,不致产生较大的约束应力或裂纹。
(5)、焊接部位不产生过大的应力,焊后不需作热处理等调质措施。
(6)、焊后接点处的各项机械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结构要求。
3、当焊接重要钢构构件时,应注意对施工现场焊接环境的监测与管理。如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
(1)、雨雪天气。
(2)、风速超过8m/s。
(3)、环境温度在-5℃以下或相对湿度在90%以上。
为保证钢构的焊接质量,应改善不良的焊接环境,一般的做法是在具有保证质量条件的厂房、车间内施工;在安装现场制作与安装时,应设临建的防雨、雪棚内施工,棚内应设有提高温度、降低湿度的设施,以保证规定的正常焊接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华邦钢构会定期发布西安钢构等相关资料文章,包括钢构厂房、钢构住宅、钢构高层、钢构建筑、钢构工程等领域,敬请关注!
行业动态
- 脚手架的使用规则
- 常见的钢构腐蚀类型
- 关于焊接工艺对钢构构造
- 简述外墙与结构的连接
- 钢构脆性断裂的原因
- 钢材硬化的原理
- 关于钢梁与钢柱的刚性连
- 钢铺板的常见类型
- 介绍H型钢的切割技巧
- 解析钢材的冲击韧性
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 钢构工程梁和柱的刚接以
- 钢构工程引弧板、引出板
- 如何给钢构厂房进行采光
- 搭建钢构厂房阁楼都有哪
- 钢构厂房楼承板施工方法
- 钢构厂房的柱间垂直支撑
- 钢构厂房地基下沉的处理
- 钢构厂房的抗震缝和沉降
- 钢构工程预热和道间温度
- 钢构建筑的腐蚀损坏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