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构施焊时的预热温度规定
1、根据焊接接头的坡口形式和实际尺寸、板厚及构件拘束条件确定预热温度。焊接坡口角度及间隙增大时,需要相应提高预热温度。
(1)、根据熔敷金属的扩散氢含量确定预热温度。扩散氢含量高时需要适当提高预热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超低氢型焊条打底预热温度可以降低25℃至50℃。
(2)、根据焊接时热输入的大小确定预热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热输入5kJ/cm,预热温度可以降低25℃至50℃。
(3)、根据接头热传导条件选择预热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T形接头需要比对接接头的预热温度25℃至50℃。但T形接头两侧角焊缝同时施焊时需要按对接接头确定预热温度。
(4)、根据施焊环境温度确定预热温度。操作地点环境温度低于常温时(高于0℃),需要提高预热温度15℃至25℃。
2、预热方法及层间温度控制方法需要符合下列规定:
(1)、焊前预热及层间温度的保持可以采用电加热器、火焰加热器等加热,并采用专用的测温仪器测量。
(2)、预热的加热区域需要在焊接坡口两侧,宽度应各为焊件施焊处厚度的1.5倍以上,且不小于100毫米;常用的预热温度,当普通碳素结构钢板厚≥50毫米,低合金结构钢板厚≥36毫米时,预热及层间温度需要控制在70℃至100℃(环境温度0℃以上)。低合金结构钢的后热处理温度为200℃至300℃时,预热温度要在焊件反面测量,测温点需要在离电弧经过前的焊接点各方向不小于75毫米处;当用火焰加热器预热时正面测温需要在加热停止后进行。
3、当要求进行焊后消氢处理时,需要符合下列规定:
消氢处理的加热温度应为200℃至250℃,保温时间需要依据工件板厚按每25毫米板厚不小于0.5h、且总保温时间不能小于1h确定。达到保温时间后需要缓冷至常温。
4、三、四类钢材的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和后热处理需要遵守钢厂提供的指导性参数要求。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关正街35号方兴大厦8楼
行业动态
- 钢构极限状态的检测方法
- 钢构检测的关键要点
- 多边形钢桁架的定义
- 关于钢材的冲击韧性
- 钢构的两种极限状态
- 钢构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 编制钢构工艺规程的关键
- 钢材冷弯性能的重要性
- 钢构的失效形式
- 常见的钢桁架结构类型
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 钢构工程梁和柱的刚接以
- 钢构工程引弧板、引出板
- 如何给钢构厂房进行采光
- 钢构厂房楼承板施工方法
- 搭建钢构厂房阁楼都有哪
- 钢构厂房的柱间垂直支撑
- 钢构厂房地基下沉的处理
- 钢构厂房的抗震缝和沉降
- 钢构工程预热和道间温度
- 钢构建筑的腐蚀损坏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