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构住宅的柱间支撑需要设在侧墙柱列,当钢构住宅的宽度大于60米时,在内柱列需要设置柱间支撑。当有吊车时,每个吊车跨两侧柱列都需要设置吊车柱间支撑。
2、同一柱列不要混用刚度差异大的支撑形式。在同一柱列设置的柱间支撑共同承担该柱列的水平荷载,水平荷载需要按各支撑的刚度进行分配。
3、钢构住宅的柱间支撑主要采用门式框架、圆钢或钢索交叉支撑、型钢交叉支撑、方管或圆管人字支撑等形式。当有吊车时,吊车牛腿以下交叉支撑可以选用型钢交叉支撑。
4、当钢构住宅的高度大于柱间距2倍时,柱间支撑可以分层设置。当沿柱高有质量集中点、吊车牛腿或低屋面连接点处需要设置相应支撑点。
5、钢构住宅的柱间支撑设置需要根据钢构住宅纵向柱距、受力情况和温度区段等条件确定。当无吊车时,柱间支撑间距可以取30米—45米,端部柱间支撑可以设置在钢构住宅端部第一或第二开间。当有吊车时,吊车牛腿下部支撑可以设置在温度区段中部,当温度区段较长时,可以设置在三分点内,且支撑间距不能大于50米。牛腿上部支撑设置原则与无吊车时的柱间支撑设置相同。
6、钢构住宅的柱间支撑设计,需要按支承于柱脚基础上的竖向悬臂桁架计算;对于圆钢或钢索交叉支撑需要按拉杆设计,型钢可以按拉杆设计,支撑中的刚性系杆需要按压杆设计。